各单位:
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的开展,面向社会社会需要,推进协同创新,科研处现启动2015年度唐山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申报工作,具体事宜通知如下。
一、项目类别设置及资助经费
2015年度科研项目分为博士(后)基金项目、著作出版资助项目、平台团队支撑项目(分重点项目、一般项目)三个类别。
1、博士(后)基金项目的研究周期为二至三年,资助限额为文科博士2-3万元(博士后另加2万元)、理科博士3-5万元(博士后另加3万元)。主持人为已来我校工作尚未取得博士(后)基金资助的博士(后),项目组须有不少于5人的团队。
2、著作出版以项目形式资助,研究周期为一年,一般资助额度为3-4.5万元,资助经费仅用于著作出版费用。
3、平台团队支撑项目的研究周期为一至三年,资助限额为0.2-3万元(重点项目1-3万元,一般项目0.2-1万元)。平台团队支撑项目须依托我校平台建设(学科、实验室、研究基地、研发中心、协同创新中心),要有稳定的团队和可持续的研究方向。
二、有关要求
1、博士(后)基金项目的主持人须为已来我校工作尚未取得博士(后)基金资助的博士(后),项目组不少于5人,并可通过项目研究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。
2、著作出版资助项目资助出版的著作须符合《唐山师范学院关于学术专著出版资助规定》要求。著作出版资助项目,须在2015年内完成。按学校规定著作出版资助经费当年支持,不跨年结转。当年不能出版的需重新申报。著作出版资助经费由学校单独建立帐户,由科研处统一管理,受资助人可在资助额度内办理报销手续。
3、平台团队支撑项目必须以我校在建平台或团队为依托。在建平台可以是校管平台(我校在建的重点建设学科、重点发展学科、市重点实验室、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、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、校内协同创新中心等,见附表),也可以是系内建设平台团队(学科、实验室、研发中心、科研团队等)。系内平台团队由各系根据科研发展规划建立,应有明确的负责人、学术带头人、学术梯队以及研究方向和目标,并以系为单位将相关材料报科研处备案。平台团队支撑项目须由平台团队负责人审核、签字同意后方可申报。
4、项目选题应根据“突出特色,面向应用”的原则,围绕我校平台建设进行选题。
5、要注重加强科研团队建设,提高团队协作意识,提高团队整体学术水平,培养科研领军人物的科研组织协调能力。项目负责人精心组织项目团队。项目组成员不少于3人,项目组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,如需变更,结题时允许变更且变更数不得超过项目组成员总数的20%。
三、项目预期成果要求
项目预期成果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。
1、博士(后)基金项目、平台团队支撑(重点)项目至少发表2篇D类或以上论文,或发表1篇D类或以上论文且取得A或B类智力成果一项。
2、平台团队支撑(一般)项目至少发表1篇E类或以上论文,或取得1项C类或以上智力成果。
四、申报材料
1、填写申报书打印稿1式2份(左侧装订)。
2、填写论证活页A4纸双面打印1页15份。
3、著作出版资助项目需同时提交电子书稿。
五、申报时间
2014年10月28日(星期二)当天集中受理项目申报,并将电子版发送到科研处电子信箱。
六、其他问题说明
1、承担校内科研项目未结题者不得申报除著作出版资助项目外的项目。
2、外出进修或学习人员不得申报。
3、承担校外项目超期2年以上仍未完成者不得申报。
4、负责人所在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平台(学科、实验室、研究基地、研发中心、协同创新中心)建设、科研发展规划等实际情况,严格把关。
5、著作出版资助项目需单独组织项目评审答辩,具体时间和要求另行通知。
七、其他未尽事宜请电话咨询科研处
联系人:尚海永,电话:3863015,18131751858
科研处
2014-10-21
附件1、论证活页-2015
附件2、理科-申报书
附件3、文科-申报书
附件:我校平台(学科、实验室、研究基地、研发中心、协同创新中心)建设一览表
序号
|
类别
|
名称
|
负责人
|
1
|
学科建设
|
数学(省重点发展)
|
阎满富
|
2
|
生物学(省重点发展)
|
陈超
|
3
|
化学(省重点发展)
|
王丽红
|
4
|
中国语言文学(省重点发展)
|
张学鹏
|
5
|
教育学
|
胡玉平
|
6
|
计算机应用技术
|
邓先瑞
|
7
|
自然地理学
|
殷书柏
|
8
|
专门史
|
闫永增
|
9
|
音乐学
|
吴素芹
|
10
|
体育教育训练学
|
郑颐乐
|
11
|
唐山市重点实验室
|
唐山市生物与化学新技术重点实验室
|
客绍英
|
12
|
唐山能源能效新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
|
王久海
|
13
|
唐山市动物饲料产业研发中心
|
李成会
|
14
|
唐山市先进仿真技术重点实验室
|
邓先瑞
|
15
|
河北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
|
河北省高校观赏及药用植物应用技术研发中心
|
陈超
|
16
|
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(城市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)
|
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方向
|
林钧昌
|
17
|
城市文化建设与对策研究方向
|
孙春青
|
18
|
工业文化研究方向
|
闫永增
|
19
|
河北省学校文化研究分会
|
学校文化建设研究
|
彭贤智
|
20
|
协同创新中心
|
药用植物综合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
|
客绍英
|
21
|
动物营养工程协同创新中心
|
李成会
|
22
|
有机硅材料和成型加工协同创新中心
|
李德玲
|
23
|
系统可信性自动验证协同创新中心
|
英 锋
|
24
|
冀东文献典藏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
|
任海生
|
25
|
冀东音乐戏曲艺术传承协同创新中心
|
孙玉芝
|
26
|
教师信息化教育研究协同创新中心
|
秦 丹
|
27
|
在科研处备案的校内研究机构
|